《瞭望》刊发文章:

多样生物守护地球家园

版次:A02  2022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5月23日出版的2022年第21期《瞭望》新闻周刊在“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中刊发了记者高敬采写的报道《多样生物守护地球家园》。摘要如下: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不断优化就地保护体系。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我国建立了植物园、动物园(含海洋公园、海洋馆)、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

——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

5月5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批137只待产雌性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动物通道,向产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一年一度的可可西里藏羚羊大规模迁徙由此拉开帷幕。

“藏羚羊种群生存状况持续改善,是人类参与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说。

“高原精灵”藏羚羊的故事,如同一个缩影,见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中国宣言,有中国担当,更有中国主张。

由中国提出、凝聚各方广泛共识的“昆明宣言”在高级别会议上正式通过。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新起点上,国际社会携手同行,我们一定能同心共建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