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双向发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版次:A01  2022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大通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与辖区内企业的联动对接、双向发力,打好“组合拳”,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统筹联动,吹响复工“冲锋号”。该区出台《关于安全有序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组建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下沉一线、进企帮扶。各部门组建帮扶企业复产复工党员服务队,帮助企业解决人工、原料、资金、运输等方面难题,订购测温计、医用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落实水、电、暖、气等要素保障。

精准防控,构筑复工“保障网”。该区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帮扶规上企业制度(规下企业由属地进行包保),主动靠前服务保障,发放《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工作手册》47本,指导企业严格按照《淮南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操作指南》规范,实现企业情况全掌握、驻点走访全覆盖。目前,全区39家规上企业,已复工39家,驻点服务过程中共走访企业120余人次。

送岗上门,注入复工“新动能”。该区组建党员宣传队,为企业制作招聘宣传单页,张贴到各村公开栏;利用村、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发放宣传资料,做到送岗到村。针对有意向留在家乡就业的群众,第一时间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互通平台,为复工企业招聘提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招聘彩页3000余份,登记求职信息260余条。

(本报通讯员 刘正则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