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狠抓“双招双引”,今年1至4月引进省外亿元项目资金10.45亿元,新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34.5亿元,新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8.85亿元——

顶格战法,打好“双招双引”新攻势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潘雪洁

版次:A01  2022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大通区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喜讯连连:投资10亿元的整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1亿元的尚邦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产学研”涡喷动力设备制造项目、投资1.2亿元的食品添加剂项目、投资1亿元的纳帕花开县域经济创新孵化基地项目、投资1亿元的世纪金源AI导视开发制造项目、投资1亿元的船舶航运项目、投资1.2亿元的年加工1000吨结构加工件项目、投资3亿元的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9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3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18个)的50%。”大通区商务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刘树兵告诉记者。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今年以来,大通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战场,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招商,打造“3+2+1”新兴产业聚集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大通区招商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中上游,其中省外亿元居全市第二。

顶格战法,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5月22日,大通区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区几大班子领导全部参会,调度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情况。

“我区始终坚持顶格战法,实施‘一把手工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大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招商工作组和1个招商工作监督服务保障组、1个闵行对接联络工作组,6个产业招商专班和1个商协会招商工作对接专班,着力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和水平。

各招商工作组和产业专班发挥领衔作用,突出“三分之一”工作法,坚持每月外出招商,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各招商工作组实行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各自成员单位开展好招商工作。截至5月20日,各招商工作组报送招商引资有效信息66条。其中已签约项目9个,拟签约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5个,形成合力效应。

精准招商,打造“3+2+1”新兴产业聚集地

“招商不能西瓜芝麻一把抓,要符合实际,做到‘标靶招商’‘精准招商’。”大通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紧盯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依托大通工业新区、上窑工业集聚区园区平台,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食品、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大力引进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支柱型项目,打造“龙头+配套”的产业集聚区。

“按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要求,我们加强主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项目谋划,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专班招商引资项目库,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提高重点项目谋划和编制水平,逐步推行网上招商和云洽谈,提高招商效率。”刘树兵告诉记者,该区着力完善招商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租赁管理办法,在项目招引、落地上下功夫。截至4月底,全区引进省外亿元项目资金额10.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32亿元的32.66%。

创优环境,培好招商引资“良田沃土”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

大通区结合“一改两为”,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融入服务全链条,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落实好联审联批、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服务机制,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双招双引”。

加大考核激励,“赛马场”上亮成绩。该区进一步完善优化招商考核机制,落实每月督办、季度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结果通报制度,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截至4月底,我区新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8.85亿元,分别是投资4亿元的淮南港洛河作业区项目、投资1.75亿元的大唐污泥耦合发电项目、投资1亿元的东润食品项目、项目投资2亿元的安颐养老项目、投资1亿元的真和养老项目和投资1.1亿元的尚邦建设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8个)的62.5%。”刘树兵告诉记者,二季度全区计划开工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3.55亿元,争取山东水发集团投资4.6亿元的新能源储能项目、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蔡城塘联营渔场鱼产业园项目、深国际投资10亿元的港口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奋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