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卜珍和

版次:03  2022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虽未专题论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但又一次强调要“促进共同富裕”。由此可见,我们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一直紧抓不放,具有十分紧迫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那么,怎样才能共同富裕呢?笔者以为:

一、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理论的重要作用在于科学指导实践。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正确推动共同富裕实践,使之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物质生活富裕富足、精神生活自信自强、生活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安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二、正确处理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几种关系

光有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正确认识还不够,在促进共同富裕实践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几种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几种关系,推进共同富裕才能够顺利进行。否则,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就会遇到挫折。正确处理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几种关系是:

一是先富和后富的关系。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办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需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

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首先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人人共享的合理分配格局。

三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轻轻松松的,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需要复杂的艰辛努力,我们既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有为,又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冒进,而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为其他地区实现富裕做出示范,并不断总结,逐步推开,有条不紊地实现共同富裕。

四是发展和共享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要鼓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全民共建,通过发展实现致富,通过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实现致富,最终实现全民共享。要坚决摒弃一切“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和“吃大户”的劫富济贫思想。要坚持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在发展中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环境。

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思考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也不能例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证明,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使命,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领导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一定能够沿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办人民群众所盼,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充分考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追求、社会和谐、宜居生态等方面的期盼,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发展能力,夯实共同富裕的人力资本支撑。

三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要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形成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要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抓手,形成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体制机制;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形成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体制机制;要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抓手,形成地区差距逐步缩小的体制机制;要以城乡融合为抓手,形成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体制机制;要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抓手,形成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体制机制;要以公共服务优质均等为抓手,形成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的体制机制。

四是加强有利于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享受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要建立发展机会均等、竞争机会均等、服务机会均等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完善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大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的力度,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既要坚持和完善先富带共富的战略部署,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要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当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使全体人民逐步迈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