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李志鸿 梅冠群

版次:03  2022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开放融合的历史方向,虽然目前遭遇一定挑战,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不断对标全球高标准国际规则,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积极培育新优势。要培育发挥产业配套、创新研发、基础设施、高素质人才等新优势,积极维护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培育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提升供需对接效率。要推动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培育高端人才、招揽国际英才,服务国家建设大局。

二是加快打造新高地。要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补齐融资渠道、物流成本、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依托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协同开放,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以自贸港、自贸区等开放平台为载体,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区域开放新高地。

三是持续拓宽新领域。应继续大力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持续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促进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要进一步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进程,扩大相关领域外资市场准入,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要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