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选择在5月20日登记结婚,是觉得这个日子比较有意义,‘520’谐音‘我爱你’,寓意着‘我爱你’。”5月20日上午,一对新人在大通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拿到结婚证后,喜悦地说。
5月20日,是情侣们结婚登记的“好日子”。为满足新人们的美好心愿,全市各婚姻登记处本着“便民、快捷、分散人流、人性化服务”的原则,开启预约服务,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滞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应对婚姻登记高峰;同时,将上班时间由早上8时调整为7时,加班加点为新人们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用心服务为爱护航。据悉,当天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5对。
预约登记,实现错峰办理。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婚姻登记预约制,提前确定新人办理婚姻登记时间段,减少等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新人可通过电话和现场预约,通过皖事通APP平台预约等线上渠道,一键预约婚姻登记地点和时间,最大限度实现错峰办理,有效配置登记时间资源,缩减人们办理时间,增强新人们的获得感,5月20日全市共预约登记279对。
温馨服务,资料审核“前置办”。各婚姻登记机关开展资料审核“前置办”,婚姻登记当事人可提前携带双方证件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相关审核手续,填写相关材料,5月20日,新人来现场可以直接签字领证,安全便捷高效。
规范引导,确保安全登记。所有进入婚姻登记机关人员服从现场工作人员调度指挥,严格落实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两码联查、体温测温等各项防控规定,外地返淮人员还需出具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劝导亲友不要陪同前往,不逗留、不扎堆,业务办理结束后按照指定出口快速离开,确保婚姻登记安全有序。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