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立法协商提高立法质量

版次:02  2022年05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5月20日上午,市政协召开《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周方勤出席座谈会,来自中共、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共青团、工商联等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律师委员代表参加协商。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关于《条例》(草案)的起草情况、市司法局通报了关于《条例》(草案)审查和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情况,委员们对《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对相关内容提出了意见、建议。

召开立法协商会是政协就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协商的专门活动。市政协组织开展《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协商,旨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谋求最大公约数,使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为法规内容,实现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有机统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李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