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春来早,奋斗向未来。我们踏着无限春光,走在通往富强的道路上。前路漫漫亦灿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时代是出卷者,我们是答卷者,人民是阅卷者。我们身逢伟大时代,其身份不仅是选调生更是新时代的“应试者”,要以凝心聚力、躬身入局的态度对待新时代的考验。属于我们的“考卷”新颖独特,“考察方式”灵活多变,唯有走进不同的“考场”,方能感同身受答好“考题”。
“第一考场”在群众身旁,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答好为民服务“基础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选调生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工作的遵循,也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苦练本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真情换民心,真正的用心用情,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大到为关乎民生的发展建言献策,小到耐心地为群众解决每一个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具备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品格。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只有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坚定信念藏在心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记在心中,我们才能让群众感到心满意足,才会让群众对我们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进而增强党员与群众的“同心力”,干部与群众的“亲和力”。形成党群一家亲的“合力”,在面对大事、急事、难事面前具备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
“第二考场”在田间地头,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写好乡村振兴“综合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神州大地苦甲不再,美丽乡村生机勃发,我们要乘势而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深入调研,认真剖析。这是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金色钥匙”。此举能够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汇聚智慧;为善用资源构建美丽乡村提供良方;为体恤民情改善农民生活作好参考。调查研究是我们每一名选调生的“基本技能”。在思想上要端正态度专心致志。在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在选取调研对象上有深度也要有广度,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调研覆盖面,做到举一反三。在调研行动上需亲力亲为不怕吃苦。只有用自己的汗水滋养广袤原野,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动人篇章,才能赢取乡村振兴这道“综合题”的“致胜密码”。
“第三考场”在抗疫一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疫情防控“附加题”。“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无论是疫情常态化防控还是区域突发疫情。我们都要保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认知观,坚持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将自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附加题”的特点就是困难重重、时间紧迫、过程繁琐。应对的最好策略就是坚持不懈、稳住心态、巧用方法。做好疫情防控这道“附加题”就要求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方共同抵挡病毒的冲击。需建立应急特需保供机制,深入细致摸排辖区内的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以此稳住“大后方”。义无反顾地投身“前线”,做到身份“转变”,给我们身上赋予更多技能,化身“大白”、“保安”、“外卖小哥”、“搬运工”,把自己变成抗疫保供的“生力军”,同人民群众一道构建抵挡病毒的铁壁铜墙。用抗疫绝招“‘稳’、‘巧’、‘坚’”来攻克疫情防控“附加题”的“‘急’、‘难’、‘繁’”,得到的会是“疫”散花开的喜悦和我们共同吹响的胜利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