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田文静女士,您好!我是上海三熙控股集团副总裁周健,很高兴我们在云端汇聚。”“周健副总,您好!毛集实验区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享有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政策,欢迎引荐各路商家来我区投资创业。”……
日前,一场别具一格的“云招商”在线上腾讯会议室举行。上海三熙控股集团通过视频表示,依据大数据应用,为毛集实验区量身匹配招商项目,双方将深度链接成为紧密型合作伙伴。
没有手握手的寒暄,也没有面对面的交谈,取而代之的是屏对屏、线连线。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像这样的“云洽谈”“云招商”“云签约”等招商模式,已经成为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日前,该区还通过委托招商、线上招商等“云招商”模式,分别与深圳市来特技术有限公司洽谈LED超波电源开关产业链项目、深圳新融电子有限公司洽谈触摸显示屏及配套材料生产项目,这种招商方式既减少了招商人员的直接接触,又推动了两地双方的合作进度。
“去年,全区累计外出招商共35批次,接待重要客商66批次。今年为了疫情防控,我们借助互联网将传统的‘面对面’招商转变为‘屏对屏’在线洽谈。”毛集实验区经贸招商局负责人说,该区已开展“云招商”13次,加快形成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产业体系。
“我们这个玻璃自动化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钢化玻璃、汽车玻璃等,已经与毛集经济开发区履行了‘云签约’。”江苏省丹阳市胜睿模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项目一期租赁厂房5000平方米,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实现税收120万元以上。
毛集实验区通过整合各类数字化招商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24小时网络招商的长效机制,积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邮件等“线上”方式与企业家对接洽谈。“‘云招商’形式新颖,成本低廉,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经济造血功能。”毛集实验区工委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