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全电放心电送到农户家门口田埂上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平 萍 徐维洁

版次:02  2022年05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前都是用柴油机抽水,费事不说,成本还特别高,现在好了,你们把电送到了田埂上,方便又省钱。”5月11日上午,在寿县众兴镇吴圩村一片农田旁,一台水泵正在抽水灌溉,农户卞士荣高兴地和一旁的供电人员交谈着。国网寿县供电公司众兴中心供电所工作人员告知卞士荣,他申请的抽水报装业务已经完成并成功送电,打开水泵的那一刻,一股清流喷涌而出。

随着气温回升及防疫工作常态化,寿县地区农业生产逐步进入高峰期。为切实做好“三夏”期间农业生产电力保供服务,近段时间以来,国网寿县供电公司总结往年经验,提前谋划部署,细化服务措施,积极开通抽水灌溉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强化供电所人员工作分工,根据各乡镇工作量开展区域协同,组织党员服务队积极开展电力巡视、安全宣传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供用电营商环境。

该公司党员服务队员的足迹遍布全县25个乡镇,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电话咨询、客户微信群传播、村级广播定时播放等各种方式,先后走进田间地头、粮食加工企业、客户家中,向农户群众、收割机手积极宣传“三夏”期间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电力设施保护以及生产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等政策法规和用电常识,帮助客户分析和发现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灌溉区域线路设备巡视,全面排查消除灌溉区域安全用电隐患。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册20000余份,悬挂横幅70余处,办理灌溉用电报装600余起,提醒并消除大型收割机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电力线路悬挂断线风筝等各类安全隐患50余个,在灌溉区域栽埋安全用电提示牌500余处,走访重点粮食加工企业48家,恢复灌溉用电台区18个,现场解答各类用电问题20余个。

寿县地区是传统农业大县,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国网寿县供电公司党委将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三零三省”原则,规范报装手续,严格安装时限要求,组织党员服务队把安全电、放心电送到农户家门口、田埂上,全力保障春耕期间安全可靠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