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保障 创新举措优服务

版次:02  2022年05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实施登记注册“容缺办理”,疫情防控期间,对于企业和群众无法在业务受理时提供的非关键性申报材料,在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基础上,经其书面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补齐或补正的,受理窗口先行受理,并进入正常审批程序,有效精简了办事流程,推动审批服务效能再提升,也让企业感受到行政审批服务的温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共办理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人员资格认定、食品药品许可60余件,接听咨询电话100余个。

市直单位党组织出台各种优惠减免措施,强化服务保障,帮助各复工复产企业渡过难关。市财政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助企纾困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时促进政策落地生效,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复工复产。一方面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累计安排助企纾困资金总额14657.375万元;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及时兑现减免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房租相关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审核符合减免规定的承租户通过采取免收、抵减、退付等方式减免,截至目前,全市共减免房租1404.01万元,其中中高风险地区245.32万元,切实降低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市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退税减税工作专班,全面推行前置筛选、跟踪监督等工作流程,以无接触办税为基础,开展税收政策精准推送,对各类涉税诉求提供一对一辅导,已累计办理留抵退税504户次,退缓税金额超6亿元,累计为11427户次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1410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税费支持。同时,打造“云税享”非接触税费服务品牌,全力推行“非接触”网上办税和“零见面”办税,实现非特殊业务,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结,确保线上服务不打烊,驱动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市交通运输局强化重点货运保畅保通,建立重点物资运输办理点,制定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协调各县(园)区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办理各类《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1.7万余份。做好水运行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联络员现场为企业服务,耐心指导企业办理复工复产各项手续,帮助企业制定复工方案。强化地方海事现场动态管理,保证航路通畅,组织装卸运输,确保参与港口复工生产的装卸船舶优先安排进出港、优先靠泊、优先作业,避免“压船压港”现象,营造安全稳定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截至目前,我市水路货物运输市场已全面恢复,辖区15家港口企业、55家航运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