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贫保”筑牢“返贫墙”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熊文田

版次:A01  2022年05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人家,5万元理赔款已经打到您的银行卡上了。”近日,国元保险寿县支公司工作人员特意赶到寿县保义镇桃园村夏德如老人家里,告诉他公司支付的5万元理赔款已经支付到他的银行卡上了,已经94岁的高龄老人拉住工作人员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据了解,夏德如老人及其家属许明秀是桃园村的脱贫监测户,去年年底,村“两委”帮助老两口购买了“防贫保”综合保险。许明秀老人在今年2月底因意外不慎溺水身亡,突然的变故让脱贫不就的家庭面临着返贫风险。村干部马上向“防贫保”承保单位——国元保险寿县支公司报案。在接到报案后,公司查勘人员第一时间赶往老人家里,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现场了解情况。在核实情况后,耐心向其家属讲解防贫保保险的相关政策及需要提供的材料,了解到老人文化水平低,无法进行详细的操作后,公司派遣人员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并依据实施情况减免理赔手续、简化理赔流程。很快,理赔款就打到了老人的银行卡上,帮助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及时化解了夏德如老人返贫风险。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范因病、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家庭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及时化解潜在返贫致贫风险,是摆在市乡村振兴局面前的重大课题。2021年6月份,市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市推进政策性防返贫保险“防贫保”,该保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思路,以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为对象,精准对接保险需求,在自然灾害、大病医疗、人身意外、失业、教育升学、经济履约等方面进行保障,有效解决脱贫户返贫、非贫户致贫的风险,实现了化被动“治已贫”为主动“治未贫”。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已承保脱贫户、监测户65142户,承保182126人次,合计出保单费1046.23万元,全市脱贫户和监测户参保率达99.6%。

“防贫保”从根本上将被动“扶贫”变为主动“防贫”,其实质是在消除贫困存量基础上控制发生贫困增量,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有益实践。为确保“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工作有效落实,国元保险淮南中支积极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国元保险淮南中支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一支‘防贫保’服务专员队伍,加强与民政、医保等行业部门的协同联动,与基层乡村振兴干部一起主动排查需要保障的人群,及时提供理赔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乡镇干部、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主动排查发现和农户自主申请两种方式,建立行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突出主动发现的模式,及时发现致贫返贫风险,成功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升级为“政策找人”。

截至目前,“防贫保”综合保险为全市18万人次的脱贫监测人口提供了 16653.4亿元的风险保障,已支付理赔款24万元,充分发挥了金融保障优势,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方位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