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质量法援为民提供暖心服务

版次:03  2022年05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我市法援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打造“高质量法援”特色品牌为目标,为群众提供“暖心”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82件,其中农民工“讨薪”案件521件,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大约600余万元。

组建法律服务团,拓宽法援覆盖面。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全市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团,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五进五民”大走访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营造法律援助宣传效应,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覆盖群。

开通专项服务通道,提高法援服务效率。开通进城务工人员讨薪和“老弱病残幼”等绿色通道,快速维护“农民工”及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开通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专项援助通道,针对一线医务人员、军人、警察、社区工作者等人员,一律免予审查,并与法院对接做到案件快收、快审、快结。

完善“半小时”服务圈,扩大法援服务网。在全市各乡镇、公检法部门及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建立20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1083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并推进村(社区)顾问“入驻”法律援助联络点,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需求。

加强办案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开展案件办理专题培训,学习评估相关规则,提升办案能力;建立案件质量互查互评机制,每月开展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对随机抽查的卷宗进行质量考评,确保案件质量有效提升;开展案件集中回访,提高受援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