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廉至死一循吏

时本放

版次:03  2022年05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丰塘,古称芍陂,位于寿县中部,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13-591年),为楚令尹孙叔敖所建,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比都江堰早30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春秋至今一直发挥着巨大经济效益。和都江堰一起,于2015年10月被国际灌溉委(ICIO)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同年被国家农业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安徽省第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孙叔敖为政清廉的风范古往今来为人所传颂。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循吏列传》中,把安丰塘的创建者楚国宰相孙叔敖列为首传,即谓:“天下第一循吏”。所谓“循吏”,古人实指“勤于政事、清正廉洁”的官吏。

众所周知,孙叔敖是被楚庄王超尘拔俗地从那草根阶层的平民擢升为宰相的,但他能做到“爵高而以下自处,官大而以小自守,禄厚而以俭自奉”。《淮南子·道应训》认为,孙叔敖之所以能够严以自律,是受了狐丘丈人的教诲。该篇中记载,狐丘丈人谓初任宰相的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以博。是以免三怨,可乎?”孙叔敖言行一致,后来为政兢兢业业。为官者若能如此,真是民之大幸!孙叔敖的这种精神,颇有道家风骨。《淮南子》把孙叔敖看作是道家的先驱者之一,如老子曰:“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孙叔敖官居宰相高位之后,生活十分俭朴。《新论·国是》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孙叔敖的妻子从来不穿丝绸一类的高档服装,马也不喂粮食一类的上等饲料,他出行时乘坐的只是用竹木做成的旧车子,驾车的马也是瘦弱的母马。要知道,春秋时王公贵族出行都是用膘肥体壮的公马拉车,只有下等阶层的人才会用母马或老马拉车。如此一来,就连孙叔敖的侍从都看不过去了,说:“驾驶又新又好的车子才安全,用健壮的公马拉车子才能跑得快,穿狐皮做成的衣服才暖和,国相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孙叔敖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服饰穿得漂亮,应当显得谦恭一些才是;小人服饰穿得漂亮,容易表现得倨傲无礼。我这个人德行不够,不能承受啊!”

《史记·滑稽列传》中更是记载了“优孟谏楚庄王”故事,更彰显了孙叔敖为相时的清廉,发人深省。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谏楚王。孙叔敖知优孟是贤人,到了自己晚年生病将离世时,知道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便对儿子孙安说:“吾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吾孙叔敖之子也”。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困潦倒,不得不靠背柴养家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优孟,就跟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快要去世的时候,嘱咐我贫困的时候拜见您。”优孟听说后,就扮相如孙叔敖转世。有次庄王举行酒宴,优孟上前敬酒祝寿。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为宰相。优孟说:“请大王让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以后再来答复你。”楚庄王应允了优孟。三天以后,优孟来到了楚王宫。庄王问:“你妻子说了些什么?”优孟说:“我妻子不同意。她说千万不要做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身为宰相,为国事尽忠心,所以楚王才得以称霸。现在他死了,他儿子却连插锥子那样的小地方都没有,像孙叔敖那样,还不如不做官。清官又哪里能当呢?孙叔敖到死都保持清正廉洁,可现在他的老婆和孩子穷苦、困窘,靠背柴作为生计,我看这个楚国宰相不可做!”楚庄王听后了解了内情,很惭愧向优孟认错,马上召见孙叔敖的儿子孙安。孙安拜见时,楚庄王见他一身衣衫褴褛,不由心碎泪下,问道:“你怎么穷到如此地步?”由此可见,这是前人歌颂“持廉至死”的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的一个为人泪下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