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亟待洁净 “后花园”呼唤文明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02  2022年05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一”长假期间,记者来到舜耕山自然风景区多处景点看到,文明出游成为新常态。但是,记者也发现了文明氛围中偶尔蹦出的不和谐音符。许多被访者都有同感:“‘会客厅’亟待洁净,‘后花园’呼唤文明!”

舜耕山自然风景区,山势绵延起伏,泉涌林茂,雄奇险峻,树木荫荫,遮天蔽日,风光宜人,被市民亲切地誉为淮南的“城市客厅”,为保护好舜耕山自然风景区,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不遗余力,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去。

5月1日,记者在市冬泳协会老龙眼分会基地的通道进口看到一则《重要通知》:“各位泳友:目前,疫情发展形势严峻,请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自觉按照防护要求,严格执行。老龙眼基地是个公共场所,大家要共同爱护,呵护美好的家园。”

当天上午,负责基地卫生的高勤怀老人正在为基地进行消杀,看到一对年轻夫妻牵着宠物狗来到水库边给狗洗澡,及时上前制止。他告诉记者:“老龙眼水库的水质很好,有很多人来此休闲,但是也有附近居民带狗来洗澡,每次我们都加以制止。”经常在此遛弯的退休职工徐进江告诉记者:“附近周边的居民还有前来取水浇花浇菜的。”

“老龙眼水库是我们城市的明眸,一潭好水金不换,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她的洁净。”市冬泳协会老龙眼分会名誉会长陶保鼐告诉记者,他们前一天还积极配合舜泉园林公司拆除了影响防洪的附属设施,保证水库周边环境的美观和水库的安全度汛。

5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淮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刘家山上看到,山上安装了许多体育器材,供人们休闲锻炼。但是现场有很多香烟盒、烟蒂、纸屑、塑料袋,靠近东南角还存放着一堆塑料瓶亟待清理。淮南矿业集团退休干部孙涛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告诉记者:“我们每个市民都要为舜耕山风景区的保护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拍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到网上,对广大市民也是一种教育和感化,这对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很有必要。”

“保护好景区就是保护好健康、就是保护好文明,这是我们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住在南苑小区,经常来此锻炼的市民宋冬告诉记者。

在舜耕山公墓工作的杨凤友每天都像个巡视员一样,围着舜耕山自然风景区西部片区和公墓巡视一遍,遇到不文明的行为和不文明的现象当场指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为了爱绿护绿,不知道和多少人发生争执,他们都说我是‘石头混子’,但是,我觉得为了舜耕山自然风景区,我做得无怨无悔,做个爱护环境的‘石头混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