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岸边的香蒿,是寿春人的独享专爱。人们根本不是计划挖采,却是竭尽全力食用。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有精力只要你有毅力韧性刨得到,可以说是欲刨多少就有多少,想挖多久就能挖多久。尽管寿春人对淮河香蒿年年挖岁岁刨,尽管淮河人最大限度攫取大自然赐给的这种美好资源,但却是淮河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远没有挖完永远没有刨尽。有时我想,香蒿不是野生的资源,它是老天兴旺发达寿春子孙,而赐给的法宝般的神物,老天任寿春子孙挖、任寿春子孙刨,只要每年春风一吹,老天赐给寿春子孙的香蒿神物,就会蓬蓬勃勃无穷无尽地生长起来。
入春前后,是寿春人挖蒿采蒿的旺季。这时蒿芽萌发,顶破冻土,在地面上露出星星点点的鹅黄柔嫩的叶芽芽。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吆喝下,去刨香蒿根来家做菜吃。当然大人闲了,也会肩挎竹篮手拿抓钩,去河滩沟旁路边刨蒿芽挖蒿根。假若运气好,就会发现香蒿密集生长区,这里蒿根又多又壮又白又嫩,会喜得挖蒿人合不拢嘴,也会累得挖蒿人抬不起胳膊迈不动腿。当然不走运的时候也会有,碰到香蒿生长稀薄处,跑疼腿累坏胳膊,挖刨香蒿只能是微乎其微。
寿春人吃蒿菜分两种:凉拌和热炒。入锅前,都要择去白毛毛掐掉叶枝叉,用净水淘洗,将蒿根放入锅里滚水里烫一烫,捞出来再用净水冲洗干净,滤尽蒿中苦汁,切成寸钉般长。若凉拌,另取花生米、瓜籽仁、大青豆之类煮熟,还要备足姜沬、蒜苗、香醋、麻油,一齐倒进瓦盆里搅匀拌均,撒上精盐,诱人之清香会氤氲飘逸空气中。若热炒,需另取腊肉、香肠、血粑豆腐与之融入一体。先须将腊肉、香肠、血粑豆腐这些荤菜炒熟烀烂,而蒿根只需炒熟四五分,否则会失去蒿香蒿味。荤香蒿清,荤烂蒿脆,吃起来别提多香多美多得意。这里讲的仅是乡下人吃法,城里人好研究会琢磨,吃法还会精巧还会别致还会多样。
淮河香蒿,是寿春人的称呼,也有叫青蒿的。据专家说,蒿性苦味辛寒,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可抗疟疾。香蒿茎,圆柱形,黄绿色或棕黄色,叶片互生,气香特异,有清凉感。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寿春人是厚道的热心肠的,尤其是每年品尝新鲜蒿菜,总要盛上一些,送给左邻右舍尝尝鲜品品味。这家送过去,那家端过来。蒿菜喷喷香,情深谊也长。这种寿春人诚诚恳恳实实在在的精神和风格,传承深远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