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行共战“疫”志愿服务传家风

版次:03  2022年04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在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建井社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三口化身“大白”和“小红”,共同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家之主的郑山是一名党龄13年的共产党员,他是谢桥矿的工人,今年7月他就要光荣退休了,然而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他顾不上休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时,他是第一个打电话到建井社区请求参与防疫战斗的辖区居民,今年他再次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报到,在社区核酸采样点担任引导员,在队伍前方指引群众测温、出示预登记码,确保核酸检测稳中有序、按部就班。

郑山的妻子李庆荣是家里的“后勤总管”,这次疫情期间,她与丈夫一起站到了前线,同样担任核酸采样点引导工作,没有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她和丈夫就与网格员一起,在广场、街巷宣传科学防治知识,劝导聚集居民居家防护。父母双双出动,儿子也“坐”不住了。郑山的儿子郑华烨主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核酸采样现场担任核酸检测信息统计员。他穿着隔离防护服,为检测的居民扫描预登记码或身份证,帮助医护人员登记居民信息,加快了全员核酸检测的速度。郑山说:“我们全家都住在建井社区,土坝孜是我的家,也是全体土坝孜居民的家园,我作为党员,有义务带领家人守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相比郑山,妻子李庆荣显得有些腼腆沉默,但她总是笑着投入工作,她觉得自己一家三口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他们一家人相互支持互相鼓励,用责任践行使命,书写小家大爱的担当。

(本报通讯员 蔡楚涵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