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力量 “青”力有为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版次:03  2022年04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共青团谢家集区委及时发出了《防疫有我 青春同行 谢家集区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全区广大团员青年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科学有序地参与到了辖区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在防控一线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疫墙”。

3月28日,谢家集区发布了《关于开展谢家集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20余名青年连夜报名,组建“青年突击队”,积极协助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开展健康码排查、维护秩序、疏散导流、扫码测温等工作,充分发挥了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4月2日,共青团谢家集区委发布《致全区广大团员青年的一封信》,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为全区防疫工作储备了充足的青年志愿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荣幸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4月3日上午,在谢家集区河西小区,来自区教体局团委的青年志愿者党永亮告诉记者说:“我们在一线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查登记、防疫宣传、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感觉特别有意义、有作为。”

“经历就是收获,担当就是成长。”正在花园社区值班值守的青年志愿者陆妤激动地告诉记者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志愿者要竭尽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

“‘团’聚力量,‘青’力有为,”采访中,团区委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为了确保青年志愿服务科学、规范、安全、有序,我们团谢家集区委注重广泛发动,通过各级团组织,采取全域性层层动员,先后开展了两轮招募,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了抗疫一线。在强化安全和防疫培训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精准安排,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采取就近就便原则,由属地统一管理安排,确保了人尽其用,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了谢家集区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