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奏响疫情防控“好声音”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杨 衡 吴喆敏

版次:A01  2022年04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的距离……”3月28日,田家庵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在龙泉街道各个社区,网格员们尽职尽责,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抓好全员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居民生活,用自己的行动筑起一道道防疫屏障,让居民面对疫情也未曾失去爱的守护。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铁三处社区的第四网格员向凤梅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她穿着蓝色网格员马甲,经常在夜晚孤身穿梭在网格的各条街巷中,将防疫政策送给晚归的人,居民都说感觉好像晚上的她可以将小区点亮。3月27日,在接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后,她连夜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布置好了核酸检测场地,确保了第二天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3月28日晚,已经在核酸检测现场忙碌了一天的向凤梅,顾不上休息,又带着医护人员,上门为卧床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

连日来,南岭社区第四网格员艾天天每天会和其他网格员一样,深入到自己分包的网格里,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工作。与别人不同的是她总是会随身带着一个黑色笔记本。“家里有几口人、联系电话号码、在哪里工作、做过几次核酸检测?”这些话,她也不记得重复了多少遍,她会将询问的结果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原来这个笔记本的封壳是她母亲2020年参与疫情防控时用过的,而南岭社区也是她母亲2020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过的地方。艾天天说:“这些天里,走我母亲走过的路,问着她也曾问过的问题,我突然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她那么投入,舍得不回家却要陪这些人,如今是2022年了,我感觉我穿越了时空和她并肩作战,原来参加这份工作我只是好奇,现在我爱上了这份工作。”

洞泉社区居家隔离的蓝先生(化名),每天早上都会收到一条信息,“您好,您需要的菜我放在您门口了,有什么需要再跟我说。”隔离的这几天,他从来不觉得与外界脱节,需要什么只要给包片网格员说一声,马上就会送到,每天早上还会把一天的必需品送到家门口,每天还会关心身体健康,温度等等情况,到了晚上,网格员还会把最新的防疫政策推送给他,叮嘱一定要注意身体。每天一遍遍的关心让他倍感亲切。和蓝先生一样,所有的居家隔离人员都被这样默默关心着,虽然人被隔离,但关爱却从未间断。

自疫情防控以来,田家庵区龙泉街道的网格员们已累计走访居民87000余人次,摸排重点人员220余人次,累计服务居家隔离人员6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