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集体代祭扫寄托民众哀思

版次:A01  2022年03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3月27日,一场场朴素庄重的清明集体代祭扫公益活动分别在罗山、骑山等陵园举行。活动中,工作人员依次献花、鞠躬、默哀、擦拭墓碑,代替市民进行祭扫,追思逝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避免清明期间因集中祭扫活动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维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月25日,市民政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公告,全市各公墓、骨灰堂等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自3月26日起,暂停市民现场祭扫活动。同时,积极倡导民众通过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倡导丧事活动一律从简办理,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尽力提供民众免费提供代祭服务。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祭祀是对先辈的追思和悼念,重在感情、贵在真诚。开展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由陵园工作人员代替民众进行祭扫,能弥补亲属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隔空不隔爱,共祭传真情。”市民政局呼吁,希望市民理解和支持,用文明之风传承传统习俗,共同打造平安清明、文明清明,同心协力战胜新冠疫情。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