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去世两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9人

版次:A02  2022年03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南京3月1日电 记者3月1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2月28日凌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濮业良去世,享年100岁。今年以来,已有两位老人先后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59人。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濮业良一家八口人住在一起,父亲与伯父在雨花路经营着一家卖鸭子的店。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表哥和堂哥先后遇害,濮业良也被抓作日军苦力,后来侥幸逃脱。形势危险,一家人只好放弃苦心经营的小店,逃往江北避难。逃难路上,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让濮业良终生难忘:“我们过江时看见趸船歪着,在趸船上和长江边有大量堆积的同胞尸体……在城墙脚下和附近房顶上,还能看见被打死又从城墙上摔下来的同胞尸体。”

躲过浩劫后的濮业良在南京过着平静的生活,晚年子孙满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十分遗憾地说:“去年5月我们上门为老人拍摄了纪录片,还约定好了今年要为他庆祝百岁寿辰。”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这段历史的活证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幸存者越来越少。就在濮业良去世前不久,2月24日凌晨,90岁的祝再强也撒手人寰。

祝再强是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幸存者。1937年12月,祝再强一家十口人离家逃难,当时只有5岁的祝再强亲眼看见江东门附近的水田里有大量被日军枪杀的同胞尸体。祝再强在浩劫中幸存了下来,他深知和平安宁来之不易,在青年时代毅然穿上军装,奔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后,祝再强经常到馆里参加活动,多次给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上“行前一课”,希望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老人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千万不能忘记国家受的苦、民族受的难、人民受的罪。”

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只剩5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