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干劲,跑好创城“接力赛”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A01  2022年03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大通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淮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精神,听取关于“6+3”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动员全区上下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劲,跑好创城“接力赛”、决胜年度“攻坚战”。

“我们将以深入推进‘6+3’专项整治行动等具体工作为主抓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创城任务落实。”大通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将紧盯城区街面全面提质,继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修复道路破损,持续推进架空线缆整治,深入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着力规范店招店牌,加快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继续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严控餐饮油烟污染。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居民小区补齐短板,着力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强执法维护居民小区公共秩序,严厉查处小区内违章搭建、饲养家禽、毁绿种菜、堵塞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

文明创建让城市更美好。据悉,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大通区坚持高站位推进,成立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印发了《大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标准》等文件,认真落实区领导“包保”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压紧压实创建主体责任。坚持建好、用好、管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3个,全区5个乡镇(街道)、42个行政村、15个社区实现全覆盖。开展区级文明村镇评选工作,授予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为“区级文明镇”,授予马庙村等20个村为“区级文明村”荣誉称号。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249户“星级文明户”。目前,全区42个村被命名为区级文明村,4个乡镇被命名为区文明乡镇,达标率100%,实现了全覆盖。

好人精神引领城市文明。大通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大通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大通好人”10人。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评选活动,命名10个集体为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1人为区“岗位学雷锋标兵”,营造了崇尚、学习、关爱、争当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浓郁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通区委宣传部、区妇联联合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活动,评选出15户“最美家庭”、12户“最美婆媳”,坚持线上线下宣传、扩大影响力。同时,以家庭为主题,开展“光盘行动”,营造了“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