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的遗憾

时本放

版次:03  2022年02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诸葛亮比作智慧的化身,甚至将他神化,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吞吐宇宙之能,神鬼不测之术。其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他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实现鼎足天下,然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追随刘备驱驰天下二十余年,历尽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终于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玉殒秋风五丈原,长使英雄泪满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他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实现当初他为刘备的顶层设计兴复汉室。诸葛亮选择了辅佐刘备,建立大业,在那金戈铁马,战火纷争的封建社会,也就注定选择了遗憾。在隆中,他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广威和徐元直四人为密友,那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深;猿鹤相亲,松簧交翠。四人常常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而诸葛亮是一个既洒脱飘逸,又很有抱负的人,常独自抱膝长吟,笑傲风月,自比于管仲、乐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受感动,隆中对话,让刘备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见青天。刘备十分虔诚地再三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诸葛亮固辞不愿,急得刘备哭泣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罢,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见其意甚诚,便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这是著名的《隆中对》一文里的故事情节。

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关键性选择。他知道未来充满了险滩急流,刀山火海。所以刘备开始请他相助时,他坚持不愿。但他有鸿鹄之志,他愿在刀光剑影中一展雄才大略,创立千秋业绩,而不愿空赋其贤,惯看秋月春风,老死于山林垄野,所以最终他还是愿效犬马之劳。其实,我们认为,诸葛亮最终愿意相助刘备,除了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刘备很会说话,他说:“先生不出,奈苍生何?”这句话说到了诸葛亮的痛处。东汉末年,至于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张让等“十常侍”朋比为奸,朝政日非,以至盗贼蜂起。后董卓废帝专权,践踏朝纲,天下诸侯混战,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向来自比管乐心系天下的诸葛亮,怎能无动于衷呢?天下不安定,他又有何乐与密友闲散。诸葛亮原本是一位淡泊明志,不求功名,不慕红尘的大贤,比如当他决意出山临行前对他的胞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这是何等的胸襟?世人每读到此处时,都会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所以说,诸葛亮的最后选择,是以安定天下为己任,而决非只为一己的功成名就。

但他没有想到,兴复汉室只是他的一腔情愿,汉朝已经走向了没落。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即使没有后来的曹魏司马氏有效抗衡,诸葛亮也难以恢复汉室,这是诸葛亮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这一点,不能说他没有他的好友崔州平明智,是使命使然,这也正是诸葛亮敢于担当的可贵之处。刘备初顾草庐时,遇见崔州平,崔问刘备:“将军何故欲见孔明?”刘备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崔笑说:“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此时干戈四起,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掇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当刘备欲请崔出山相助时,崔说:“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言罢,长揖而去。历史胜于雄辩,后来诸葛亮辅佐刘氏多年,位高权重,威镇远方,临终时他给后主的遗表中叹言:“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成功,饮恨无穷。此大憾矣!”

诸葛亮的大憾,主要体现在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目标中。在隆中的对话,也就是为安定天下,完成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只不过他说的是兴复汉室而已。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大憾,不是狭隘的个人遗憾,也不是仅仅为了刘氏,而是他对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对此,后元微之有诗赞诸葛亮曰:“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