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历虎年春节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淮南通商农商银行党委,向全市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淮南通商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21年,在省联社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淮南通商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发展,在支持地方经济中实现了自身稳健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行资产总额334.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1亿元,资产规模居全市银行业首位。各项存款余额283.22亿元,较年初增加25.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2.80亿元,较年初增加25.34亿元,贷款规模位居全市第一。缴纳税收1.73亿元,税收贡献度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融合发展深入践行。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评选表彰“两优一先”,向老党员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质量推动全行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党建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党建融合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这一年,我们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一以贯之坚持“早支持、快投放”经营思路,开年即明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工作总基调,通过开展全员营销、“开门红”旺季营销、两季专项营销等活动,促进信贷投放在总部和支行层面实现多点开花,全年贷款投放目标超额完成。2021年各项贷款累放额达218.61亿元,较上年增加25.98亿元,新增存贷比100%。在金融支持“市级队”工业企业和“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中,先后对接100多家“市级队”企业及3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80亿元,其中新增首贷企业110余户,累贷金额5.5亿元。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守市场定位,支农支小书写精彩答卷。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坚持“做两头、优中间”信贷市场定位,将支农支小业务绩效考核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提升至80%。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2021年争取人民银行11.61亿元支农支小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并引入国开行转贷款授信6亿元和进出口银行转贷款授信2亿元,专项用于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1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92.35亿元,较年初增加10.5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0.74亿元,较年初增加15.8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43.02亿元,较年初增加4.92亿元。
这一年,我们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事业扎实推进。牵头淮南地区四家农商银行推动省联社与淮南市政府签订的“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共同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引导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截至2021年末,全行建档评级普惠农户客户9799户,贷款余额17.99亿元,当年新发放贷款12.14亿元。全面推开“整村授信”,已授信2018户、金额1.74亿元。同时,积极打造免费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账户服务,涉企免费项目26个,包括评估费用、抵押费用、征信查询费及登记费用等,并对小微企业贷款、绿色信贷、制造业贷款执行利率优惠政策。
这一年,我们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内外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人力资源改革顺利落地,专业小微团队加快打造,“三个下沉”措施有序推进,全行内外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总行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下基层,解决基层“急难愁盼”事项,提升总部服务基层能力;精简总部职工46人,充实到基层业务一线,提升前台服务客户能力;放开支行信贷业务权限,提高信贷业务办理效率,2021年基层支行贷款净增15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60%,“做小做散”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借助党建融合,支行加强了与社区、村委的对接,把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机融入市场需求中,创新推出“劳模贷”“天使贷”“摊位贷”“租金贷”等信贷产品,加大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2021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7笔、金额490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达2.23亿元。
2022年,淮南通商农商银行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大攻坚行动方案”决策部署,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深入推进党建融合发展,持续强化政银企合作对接,不断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力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明向上、政治清明的现代化美好淮南再做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淮南通商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潘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