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开门一件事』 踏实『履职第一步』

本报记者 吴 巍

版次:02  2022年01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潘集区苏园生态园的酥瓜种植大棚内满眼葱绿、暖意融融,古沟回族乡蔡庙村“两委”工作人员正组织农技专家,为苏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大棚内,成畦的酥瓜绽放出艳丽的黄花,不少瓜藤开始挂果,预计最早一批酥瓜春节后即可上市。

“潘集酥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蔡庙村新一届党组织班子履职以来,即以发展产业经济为着力点,大力促进生态园扩大酥瓜种植规模,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并积极谋划依托生态园打造沿孔李路的城郊型生态旅游观光带,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让群众不断向着增收致富的美好生活迈进。

在古沟村,广袤的田地里不少小麦已经出苗,麦地黄中带绿,泛出鲜亮的颜色。“土地‘大托管’后,我全部用机械化操作,仅用了6天时间就种下了1800多亩小麦!”种粮大户高德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乡、村两级的协调支持下,他将村民们的土地托管成片,实行机械化、订单式种植,既省时、省力,又可实现自身效益增加、村民收入稳定和村集体经济提升“三赢”。

“土地托管是村民迫切想要解决的事,也是种植大户扩大生产规模的现实需要,这成了我们履职后的‘开门一件事’。”古沟村党总支负责人告诉记者,村“两委”新班子产生后,大胆探索尝试,以每亩800元托管群众土地2500亩,做到村民收入不减少,又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同时减轻了村民劳动强度,安排部分村民就业增收,有效减少了土地抛荒现象,这成为新班子为群众办的第一件实事、好事,受到众多村民的欢迎和支持。

蔡庙村和古沟村新一届党组织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是古沟回族乡积极引导新任村党组织班子干事创业的缩影。自村“两委”换届以来,该乡动员村“两委”班子牢记为民初心、坚守民生情怀,深入群众梳理意见建议,紧盯群众关心关切办好“开门一件事”,并排出各村年度重点工作,让群众看到了实打实的换届成效,切实提升了新一届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