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年谱“一主二辅”的基本构架

——以编撰北宋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一门三相”编年录为例

版次:B03  2021年09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孙友虎

中国以编年体记事、记人由来已久。宋人年谱以学者、文学家居多,官宦次之,“现存者达八十余种”。今人修谱有的则强调大而全,俨然一部谱主生卒年间的断代史,内容固然大为丰富,却相对削弱了谱主的主体地位。年谱怎么编?笔者在刚刚出版的《北宋吕氏“一门三相”编年录》一书中,把北宋河南府吕蒙正与寿州吕夷简、吕公著予以集纳,把握关联。认为《年谱》的编撰,应突出针对性、关联性、全局性,切实把握“一主二辅”(以谱主行迹为主,以社会关系、环境影响为辅)的基本构架,呈现时代特质、个人价值。

一、以谱主行迹为主线,彰显特色,突出针对性。作为丞相,既有选人、任人之责,又关乎国运、民生。这一定位,决定着“三吕”合谱重点应关注选举、时事、制度、宫廷等层面。北宋吕氏家族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一门三相”,吕公著“从祖蒙正,相太宗,溢曰文穆;父夷简,相仁宗,溢曰文靖。一族之中为宰相者三人,而公父子又皆以三公、平章军国。”(《宋宰辅编年录》卷9)以吕蒙正入相为显著点,拉动吕氏家族的发展。吕蒙正拜参知政事,吕夷简之父吕蒙亨“举进士高等,以蒙正居中书,故报罢”(《宋史·吕蒙正传》);吕蒙正拜相,安排吕夷简家自寿州迁入京都开封。吕蒙正施政理念在于宽简、耿直,主张无为而治,不结关系网。吕夷简以“智慧”著称,注重运筹关系,如范仲淹因其所上《百官图》。吕公著汲取佛学,讲究诚实、胸怀,也留下“家百官”(元祐三年)之说。

二、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理性界定,寻找关联性。家族、婚姻、师生、友人,皆为关系。单就姻亲看,吕蒙正有十子、四女,二女婿赵安仁、四女婿丁度官居宰辅。吕夷简、吕居简同娶马亮之女,吕公著娶鲁宗道之女,吕公弼娶王旦之女,吕公孺娶张士逊之女,吕希哲娶张 之之女,吕希道娶王珣瑜之女,吕希绩娶吴充、钱喧之女,吕希纯娶宋敏求之女等,其姻亲关系位居宰辅者居多。

三、以环境影响为背景,点面结合,把握全局性。时事、宰辅之变、选举等皆为环境。吕蒙正陪同宋太宗亲征,途中即任著作郎、直史馆,加右拾遗,服银绯。对政策层面,如王安石变法,吕公著、吕公弼、吕嘉问等吕氏家族成员均有涉猎,从中可看出变法之影响。以举荐为例,赵善 《自警编》卷7载,“吕正献公之在侍从也,专以荐贤为务,如孙莘老觉、李公择常、王正仲存、顾子敦临、程伯淳颢、张天祺戬等,皆为一时显人。(《吕公著言行录》)”吕公著荐贤甚多,却无法举荐自己的长子吕希哲,反映出其“持正”的秉性。在编写中,以“按”、“注”、“考”等形式,延长史链,既关注人物的关联度,也介绍相关事件的缘起及影响,并对史实进行考证。就关联度而言,吕夷简之次子吕公弼同群牧使,据《宋会要·官职》载,“至和元年七月十七日,差龙图阁直学士吕公弼同群牧使。权添此一员,后不得为例。”这,既是特例,也为吕公弼后来官至枢密使留下伏笔。

编撰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是一次历史的回眸与审视,吸取诸多研究成果,第一次全面呈现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行迹,尽可能做到简洁、详实,重返历史现场。因水平所限,疏漏、失误想必不少,权作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