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党史课

本报通讯员 秦 龙 本报记者 苏 强

版次:A01  2021年06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监狱里两个多月的严刑拷打下,王影怀烈士受尽了折磨,双脚被烧红的铁犁烙得只剩下骨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他始终没有向反动派低头,最终高昂着头走上了刑场。”6月22日傍晚时分,白天的燥热已渐渐消去,在谢家集区杨公镇陈庙村的田垄上,六七名村民正围坐在村支书张科新身旁,认真听张书记讲述革命烈士王影怀的英雄事迹。

“俺知道,王影怀是咱们杨公镇走出来的革命英雄。今年清明节前,俺带着一家老小到烈士陵园去扫墓,现在日子过好了,俺们更不能忘记牺牲的烈士和党的恩情。”村干部吴怀汉深有感触的说到。

“杨公镇红色资源丰富,有王影怀、王培吾两位革命烈士,多讲一点大家身边的党史故事和革命英雄故事,乡亲们更容易接受。张科新告诉记者说:“最近夏种地里活多,我就趁着傍晚上凉快点的时间,在田垄上给大家讲党史、上党课,在田间地头这我讲的自然,乡亲们也听得认真。”

“马上水稻要插秧了,移栽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水稻移栽前3~4天,要给苗床做好‘三带’,即‘带肥’、‘带水’、‘带菌’,这样投入少,就能产生很好的增肥防虫效果。”

红色党史故事讲完后,村民们都没起身,大家仍然围坐在张科新身旁询问夏种的有关情况,张科新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张科新是杨公镇的农办主任,在田间地头开展党史宣讲的同时,他还现场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均组建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宣讲队’,结合正在乡村开展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积极组织乡镇基层宣讲队,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把控农时节点,聚焦农业科技服务,宣传农业政策理论,真正帮助农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农民得实惠、享幸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采访中,谢家集区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活动,激发了农民群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谢家集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